1、技改:很多已建风电场有技改需求,一批服役到期的风电法兰机组占着较好的风资源,用着质量差的风机,这部分利用大机型替换后,每年受益爆表,当然电价可能维持不了几年了毕竟一般和电网签的是20年,有技改需求的电场往往也运营10年以上了。这是目前能看到的下一步大概率要做的方向。
2、平价风电:技改后的风场由于更换大容量机型,会空余出很多已做好所有手续的机位点,甚至如果升压站在建设时候余留了大容量,完全可以用较低的造价,来建设新的平价上网电场,哪怕是新建的风电场,在三北地区实现平价上网也完全没问题。
3、分散式风电:之前的分散式风电大都是打着分散式风电的幌子建的集中式,但如果以自发自用的形式来与工业用电配合开发建设,盈利是没有问题的,只是风电这种垃圾点可能需要配合储能技术,现在储能技术造价还略高,但这个方向我认为还是大有可为的。
4、技术进步:厂家及上游企业利用19、20这两年的超额收益,加大对研发的投入,当然更多的要指望上游企业,例如叶片材料,来开发更多适用于低风速大容量的机型,这对增加发电小时数降低度电成本是十分有利的。
5、市场环境:随着前几年对风电行业的抑制,现在全国范围内弃风情况已大为改善,风电开发也更积极得引入民间资本,相对国有发电集团单独开发,合作开发模式更为灵活,建设周期大大缩短,对于未来发电企业盈利和带动地方经济都是双赢的局面。